从“泰汶烽火”到“金斗山魂”再到“红色文化”,在燃情“三步曲”中汲取奋进力量
文🖊 孙宏铭
图📸 李飞跃 孟凡希
主题教育学习实践持续推动的三年里,这支泰山脚下的部队自觉把对党忠诚铸入灵魂,把强军使命扛在肩上,把服务人民牢记于心,在平凡中干出了不凡的业绩。
近期,武警泰安支队巧用驻地红色资源,先后开展了若干文化活动。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感受这里别样的环境氛围。
1
01
“泰汶烽火”
在缅怀先烈中接续传承
1939年5月初,在泰安陆房,115师以较小代价胜利突破日伪军8000多人包围,取得歼灭日军1300余人的赫赫战绩。突围胜利为创建、发展、壮大山东抗日革命根据地做出了巨大贡献。
陆房突围胜利纪念馆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生动再现了陆房战斗中八路军将士绝地反击、奋勇歼敌的壮烈场面;人民群众舍生忘死、助力突围的血肉之情。漫长岁月里,厚重的革命历史在这里沉淀、积累,也成为了泰汶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红幕揭开,红色教育基地的大门向支队官兵正式敞开,这段尘封的历史也重现在官兵眼前。看着一件件斑驳的抗战英烈遗物,聆听着一个个催人奋进的战斗故事,大家都被英烈们的家国情怀所感染。
参观一路、聆听一路、感动一路,仿佛再次置身于那个炮火纷飞的峥嵘岁月,心灵受到了洗涤、思想得到了升华。
“我们支队从抗日烽火中走来,既要着眼脚下,也不能忘记过往。此次挂牌活动既是一次丰富爱国主义教育,搭建军政知识宣教平台的有力举措;也是一次促进军地交流、推动军民融合的难得契机。”支队政治工作处主任刘锟介绍说。
02
“金斗山魂”
在砥砺奋进中致敬忠诚
“金斗山鹰,国储卫士。我们是大山深处的守护神,我们是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站在群山之巅,一群军容整肃的官兵面向大山,喊出了激荡于胸腔的铮铮誓言。
这是支队组织系列党日活动的一幕。尽管已经入秋,“秋老虎”的劲头却始终不减。顶着烈阳,一群整装待发的年轻官兵,从营门出发,走上了属于他们的“长征路”。为了尽可能贴合长征路崎岖陡峭、地形复杂的原貌,支队将出发地选在了群山环合下的某中队,而满负荷的背囊更让这段路变得不那么简单。
一路苦苦坚守,一路相互扶持。当新鲜劲因全身的酸痛而消磨一空的时候,剩下的便是意志与身体机能最直接的抗争。金斗山的顶峰离官兵们越来越近,而党的奋斗历程也在官兵心中愈发明晰。
中队政治指导员薛军介绍说:“官兵们每日上勤,走的都是修葺好的水泥地。由于哨位远,有的人私下里抱怨说上得几年岗,就得走整整二万五千里,赶上一次长征。通过这样一个活动,也让官兵们对‘红色血脉’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03
红色文化
在剧作演绎中彰显特色
“今日痛饮庆功酒,壮志未酬誓不还。来日方长显身手,甘洒热血写春秋。”某部列兵张路路那高亢昂扬的嗓音一开,便博得台下官兵阵阵喝彩。
作为新生代官兵,很多人都没有接触过《智取威虎山》,而有所涉猎的多半也是通过影视作品,京剧这样的演绎方式还是头一遭见。尽管只能听得一知半解,但还是勾起了官兵的莫大兴趣,不少官兵也想着回头“恶补”下这段文史知识。
这次文化服务下基层活动,支队立足于自身编制、环境特点和任务实际,充分发挥驻地红色资源优势,与地方艺术研究院合作,精心挑选编排了8个特色节目。
人民军队因忠于党而聚魄、因尚战而不摧、因必胜而彪炳。从《八女投江》到《武墨中华》,一个个凝聚红色血脉的文化作品,成为了主题教育最生动的实践。
支队政治工作处宣传股干事田雨解释道:“此次活动,搞红了基层文化生活,陶冶了官兵情操,还营造了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氛围。把红色故事用曲艺表演的方式重塑,不仅可观可感,也是一次传统艺术和红色基因相互融合的大胆尝试。”
渐行渐远,勿忘来路在传承抗战精神弘扬光荣传统的道路上这支泰山脚下的人民子弟兵早已将红色基因刻进了他们的灵魂深处
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面对时代的叩问他们将用行动作答-------------------------------END------------------------------
(本文为山东武警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
总监制:周显喆
监 制:李庆领 王宜海
主 编:杨一鸣
编 辑:杨 洋
投稿邮箱:sdwj_new@163.com
小编微信:sm20181207